七、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ISO9001: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该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有效地提供产品质量保证,并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QS9000:是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VDA6.1:德国的汽车工业联合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TS16949: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支持下,由美、法、德、英四国汽车工业部门联合起草,国际汽车行动小组(IATF)制定的国际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规范。
一般来说,要导入、实施QS9000或ISO/TS16949,首先要通过ISO9000。因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没有QS9000、ISO/TS16949多,也没那么严。并且,QS9000、ISO/TS16949都是以ISO9000为基础制定出来的。如QS9000是在ISO9001:1994版的基础上增加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行业要求制定的;ISO/TS16949:1999版和ISO/TS16949:2002版是分别以ISO9001:1994版和ISO9001:2000版为基础制定的。所以,对于没有运行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公司来说,先建立ISO9000相对比较容易上手,然后再从这个基础上导入、实施QS9000或ISO/TS16949就容易多了。
八、词术语讲解:
体系:一般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或是说一个系统由若干要素有机构成。这个“有机”就是指相互关联、相互起作用的意思。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特性(尺寸、外观、性能、成分、结构等)
产品:过程的结果。
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输入(人员、原料、设备、动力、场地、方法等);输出(产品)
什么是特殊特性(Spesial Characteristics)?(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一般特性)
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括政府法规和安全性,和/或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的了解选出的特性,可能影响安全或符合法规、组装、功能、绩效或后续产品处理之产品特性,或生产过程参数。
合格:就是满足规定要求。这里的规定是指该项活动之前已经设定好的检验标准,也就预先设定什么才算满足要求。
不合格:不合格就是没有满足某项规定的要求或称为不符合某项规定的要求。
缺陷:就是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要求。不合格与缺陷之间的基本区别在于“规定的要求”与“预期的使用要求”是不同的概念。
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只有查明了能产生潜在不合格的原因,才有可能制定“预防措施”。
纠正措施: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的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此原因后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是针对发现不合格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纠正有多种方法,如:返工、返修、报废等。
返工:返工是对不合格产品所采取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返修:是对不合格品所采取的措施,虽然不符合规定要求,但能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返工与返修都是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区别在于返工后不合格品可能成为合格品、但返修后产品仍是不合格品,因其仍不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但能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作为让步接收,用书面认可使用或放行,但应有严格的审批程序。
降级:降级在生产经营中经常发生,因某种原因造成产品未能达到预先规定的要求,成为不合格品,若通过降低等级还能满足低等产品要求时,可采用降级来处理这些不合格品,它不是解决不合格品的主要方法,而是减少损失的一项措施,不值得提倡,而且不是所有不合格品都可以用降级来减少损失。
报废:是处理不合格产品的最后方法,在所有其它处理不合格的手段均无效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报废手段。
检验类型分为哪三种?过程检验分为哪三种?
检验类型分为:(1)进货检验;(2)工序检验(首件检验、巡检、末件检验);(3)成品检验。
过程检验分为:(1)操作工自检;(2)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互检;(3)检验员专检。
现场质量如何控制?
1、 采取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原则;按技术文件要求,检验在制产品的质量特性以防出现批量不合格,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2、 检验员应做到首件检验;中间巡检和末件检验;操作者应做到首件送检,质量自检和互检。
发现不合格品时如何处理?
发现不合格品时,立即做出识别标识、进行隔离并通知品管处理。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指南,它在标准中已得到充分的体现。八项原则所阐述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供方—组织—顾客组成的供应链(供方: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领导作用、全员参与;顾客: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及以持续改进为宗旨的控制技术和方法(持续改进: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①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公司依赖于客户,没有了客户的业务,我们就没事做,也不会有我们公司。因此,公司应当理解客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满足客户要求并争取超越客户的期望。
② 领导作用:
公司的经营宗旨及方向,是由领导者确立的。并且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公司目标的内部环境,包括资源、信息、管理等。
③ 全员参与:
各部门各级人员都是公司之本,只有大家的充分参与,才能使大家的才干为公司带来效益。无论是任何一个人,他在公司都有他的职责,都有他的作用,公司的运作中他是其中一分子。若缺少了某个人的参与,都会影响公司的运作机能。
③ 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识别和管理过程的活动包括四个环节:1确定过程(最高管理者过程、资源管理过程、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2明确职责,控制过程;3程序的实施与保持(过程控制的基本方法即编制和实施程序);4评价过程是否有效(过程方法直接运作的是过程要素,而所要实现的是过程的目标。目标是控制过程的必然结果,理论上,有效的过程控制,目标一定会实现,但一方面不是所有过程都可控,即便是可控的,不见得都能实现其预定的目标。实践中要经常不断的控制和评价,找出差距不断逼近目标,最终实现目标)。
⑤ 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公司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过程方法是平面性质的,是局部的、部分的。而管理的系统方法是立体的,就是把相关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令其系统性的运作。
⑥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公司的一个永恒目标。压力(顾客不断变化和增长的需求和期望;适应技术进步要求;标准化客观规律等)。不管做什么事,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天是最好的,明天不一定还是。任何一件事,都存在着持续改进的机会。
⑦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事实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
⑧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客户和公司,公司和供应商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加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什么是5S:
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① 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必要的和没必要的,把没必要清除掉;
② 整顿:将必要留下的物品按类分别、定序定位放置并标识;
③ 清扫:将工作场所的所有物品、设备、环境打扫干净,包含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
④ 清洁:保持以上3S之状态和成果;
⑤ 素养: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遵守规则,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
以上,为大家介绍这些,是让各位对公司的品质管理方面有一些了解。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管是在任何部门,任何职位,希望你们都能够爱岗敬业,做出高品质的工作,做出高品质的产品!谢谢大家!
记得有个管理大师讲过“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是在过程结束后把坏的从好的里面挑选出来,但不能保证把所有坏的全部挑选出来,最终会导致不良品流入市场。产品质量的优劣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企业要发展,要赢得竞争,要实现“2006年成为福建烘焙业的领导品牌”,没有优良的产品品质将如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般没有基础。那麽,如何做好产品质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作起:
一.推行标准化。标准化如果推行彻底,可以保证我们在批量做同一种产品时,每个产品所用的原料、馅料重量都一样,色泽、外观看起来非常一致,跟样品相比没有区别。大家想一下,如果这些产品摆在各门市的货架上,一字排开,象工艺品一样,是不是非常漂亮和诱人?
二.推行岗位责任制。推行岗位责任制可以提升每个生产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这样产品品质才有保证,企业才有希望。提升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就要使其认真对待工作中哪怕微乎其微的小问题,也许产品质量的优劣正是那细小的隐患在影响。不管我们是在现有的技术设备基础上抓产品质量,还是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来提高产品质量,首先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的大小将是影响设备运转状况良好与否的直接因素,而设备运转良好与否对产品质量的优劣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做好生产现场的卫生。食品产业是良心产业。干净整洁的生产现场,是良好产品质量的基础和保证。肮脏的现场。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吗?肯定是不能的。所以,各位生产员工在做卫生时,一定要认真的把每个地方都打扫干净,不留一个卫生死角。
四.推行5S管理。5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团队管理从5S现场管理做起,是基础工作的基础,它创造的整洁有序的环境会提醒员工正在制造高品质的产品。它留给人们的是革除马虎之心、凡事认真的品质。lD
每个生产员工都是重要的,做好产品质量要靠每个人的努力和用心.